新闻动态

首页 > 党建工团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院货币金融系党支部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顺利举行

时间:2019-04-16 来源: 点击:

413日上午,由我院货币金融系党支部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党支部共同举办的“落实中央精神,深化‘两个维护’,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主题党课暨支部共建活动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院顺利举行。支部部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党课,部分民主党派人士与西藏大学进修教师也到场聆听。本次党课由云顶yd2223线路检测涂永红教授主持。

涂永红教授首先对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欢迎。她表示,本次党课主题紧紧围绕党中央全面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大背景,旨在将近年来财金学者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与中行奋战在金融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充分结合,从而为我国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言献策。

来自我院货币金融系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六名专家学者依次作了主题发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陈卫东的演讲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分别从宏观面、金融资源配置、传统金融新挑战三个角度入手对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应该是让金融体系体现出“中国特色”。他表示,新形势下我国传统金融领域面对着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布局不足、物理网点收缩消亡、金融品种单一、监管滞后、金融机构日渐式微、信息金融机构试错成本高等六大挑战。为了破解这些发展痼疾,要以提高金融效率为核心,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大力促进直接融资模式发展,在提高金融服务精确性的同时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最后,他表达了对金融业态健康稳定发展的期许。

云顶yd2223线路检测何平教授的发言则围绕“长时段看货币和金融的作用与限度”展开。他纵览古今,从历史的视角阐述了货币和信用的关系。他指出人生观和道德决定金融效率的关键论点,跳出传统理论研究框架,提出了研究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全新视角。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兴荣演讲的主题是“以高质量的商业模式服务有效金融需求——关于商业银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他提出,要以高质量商业模式服务金融需求,并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实体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资产、利润增速对比可以得出当前我国银行业边际利润已经呈现出下降态势,两者增速不匹配的状况亟待扭转。他引用四个现实案例,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提高低效融资识别能力,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突出商业银行供给侧主力军地位和作用。

云顶yd2223线路检测张成思教授以时间为线索,阐释了现代金融学的历史演进逻辑。他首先明确了现代金融学应该由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两个分支组成,随后以60年代的托宾Q理论、70年代的卢卡斯批判等重大理论突破为例,指出金融理论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理论之树长青。最后,他以我院货币金融系为例,说明了团结与共识在金融理论沿革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求同存异,共同推动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发展。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从政策和市场互动的微观角度解读了近年我国货币创造渠道的转变及其释放的信号。她指出,我国近年来外汇占款下降深刻地反映了经济增长模式变化对货币供给产生的冲击,而这种冲击是由贸易顺差下降、大量国内资本外流、跨境资金流动更加频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她表示,当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已经成为央行货币投放最为重要的渠道,要坚定推进利率市场化。

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罗煜副教授的演讲围绕数字普惠金融展开。他从此前翻译经典教材的经历入手,明确了“普惠金融”的确切定义,指出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是数字方面的实现以及平衡创新和风险的关系。他指出,虽然我国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较高,但消费者教育与保护的不足让数字化产生了“异变”,反而为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消费者教育与监管体制完善将是普惠金融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在场专家学者围绕发言内容与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人员在互相交流学习中加深了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认识与体会。货币金融系张杰教授以我国正史中唐诗宋词的地位引入,指出在关注西方经济金融理论发展进程的同时,应珍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树立文化自信,从历史中发掘我国金融领域发展的历史依据与底层逻辑。

党建知识竞赛环节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原晓惠与云顶yd2223线路检测2017级博士生贾翔夫的主持下顺利开展,支部成员积极参与问答,现场气氛热烈,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养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本次支部共建活动是我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推动支部建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自我院货币金融系党支部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党支部“结对”以来,已经多次共同举办支部共建活动,通过党课、研讨会等形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增强党员“四个意识”,带动党员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